中国江苏网讯 为强化家庭防灾减灾意识,提升家庭应急自救能力,7月22日至23日,由江苏省防灾减灾中心主办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街道西典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承办的“科学防灾减灾 安全你我同行”安全夏令营顺利举行。20组亲子家庭通过沉浸式体验、互动实践等形式,系统学习防灾知识,筑牢家庭安全防线。作为全民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实践,活动不仅聚焦亲子群体应急技能培养,更通过“小手拉大手”模式辐射社区,推动安全理念融入日常生活,助力构建全民参与的宣教矩阵。

趣味课堂启智:从认知到行动的安全启蒙
夏令营首日以“风险认知与技能储备”为核心。在防灾绘本课堂上,志愿者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解地震、火灾等灾害类型,引导亲子家庭识别家中电源插座、燃气阀门等潜在风险点,互动问答环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强化风险感知。家庭应急包DIY环节中,家长与孩子协作组装包含急救哨、保温毯、应急食品的个性化应急包,专业人员现场演示物品使用场景,将物资储备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。



午后的家庭逃生图规划课程成为亮点。亲子家庭根据自家户型图绘制逃生路线,在社区工作人员指导下标注安全出口、障碍点及家庭集合点。“我们第一次系统梳理家里的逃生路线,孩子还主动提出要定期演练。”参与家长杜女士表示,课程让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具象可操作,这种辐射到“家庭微单元”的应急宣导对于居民树牢安全防范意识、提高应急逃生能力非常有帮助。

沉浸式体验赋能:从理论到实战的能力跃升
夜幕下的广场宣传互动活动吸引了周边居民参与,成为全民安全宣传的生动载体。“历史回音长廊”通过图文展示古今地震事件与抗震技术发展,搭配防震避震实操指导,让参与者直观感受灾害演变与防护进步。安全连连看、百米画卷、防灾徽章DIY等互动活动,将自救互救知识融入游戏,快闪表演与防灾微电影则以艺术形式传递应急技能,现场气氛热烈,老人、孩子齐参与,银发族们动手体验制作灭火器,与孙辈合作完成百米画卷,在代际互动中筑牢全家安全防线。



次日的自救互救技能训练中,专业教官示范心肺复苏、海姆立克急救法及伤口包扎技巧,孩子们分组练习,在模拟场景中掌握关键动作要领。烟雾逃生舱体验环节,参与者在模拟浓烟环境中弯腰低姿前行,学习辨别逃生方向;综合演练则定位小区楼栋,通过地震模拟、三角区避险、火灾应急逃生等连贯场景,检验两天学习成果,全方位提升个体与家庭的应急逃生反应速度和自护自救能力。



结营仪式上,江苏省防灾减灾中心为完成全部课程的学员颁发《安全小卫士》证书。西典社区负责人表示,本次活动通过“学、练、演”一体化模式,不仅为亲子家庭送上实用的安全技能,更通过全民安全宣传的社区实践,推动防灾减灾知识从“小众参与”走向“大众普及”。未来社区将持续开展常态化安全宣教,构建“社区-家庭-个人”三级自护体系,让应急逃生能力成为每个居民的必备素养。
此次夏令营播撒下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”的理念种子,为建设平安社区、幸福家庭奠定了基础,也为全民安全宣传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。
(硕放街道西典社区 钱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