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江苏网讯 7月9日至12日,福建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“影像医路传科普,红色橙心筑青春”实践队走进江阴市开展暑期实践活动,从基层社区的健康科普到航天舰船的红色研学,从医药企业的科技探秘到医院诊室的临床见习,这支由医学生组成的实践队,以专业为笔、以青春为墨,在服务群众健康、探寻医学发展、传承红色精神中书写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。
社区科普暖民心 健康知识入万家
“1看脸不对称,2查手臂无力,0听说话不清——记住‘中风120’,能救命!”7月9日上午,澄颐享社区医养中心内,实践队队员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讲解脑卒中快速识别法。83岁的李爷爷听完后主动分享经历:“去年头晕没在意,差点耽误治疗,现在知道该怎么应对了!”

针对老年群体的脑卒中防治宣讲,是实践队社区服务的缩影。队员们不仅详解脑卒中的发病机制、预防措施,更通过现场示范手势操、手把手教测血压等互动方式,让健康知识“听得懂、用得上”。结合影像专业特色,他们还展示脑部CT影像图,直观对比脑卒中危害,让抽象知识变得具象可感。

7月11日,实践队走进双牌社区,将科普范围扩展至全年龄段居民。除脑卒中知识外,针对“拍X光会致癌吗”等居民普遍困惑,队员们用“辐射剂量如阳光下的紫外线”等生动比喻,配合科学数据,详解医学影像检查的辐射原理与安全防护知识,消除了大众对影像检查的恐惧。活动中发放的图文手册、科普视频及有奖问答环节,让现场气氛持续升温,居民们纷纷表示“学到了真知识”。

从医养中心到社区广场,实践队用专业打破健康认知壁垒,让科学防护理念走进千家万户。
红色文化铸信仰 航天精神励前行
7月9日,实践队登上功勋航天测量船“远望2号”,近距离触摸曾巡弋万里海疆的国之重器,在科技荣光中淬炼青春理想。队长崔同学感慨:“从浩瀚宇宙到人体微观世界,精准成像是共同追求。远望精神激励我们在医学影像领域追求卓越,以匠心守护生命健康。”

舱内精密仪器无声诉说着航天人自力更生、勇攀高峰的报国故事。队员们表示,将以航天人为榜样,在医学影像领域追求精准与卓越,用专业守护生命健康。
红色科技教育,让“红色橙心”的初心在队员心中愈发坚定——不仅要成为技术精湛的医者,更要做有家国情怀的健康守护者。
企业研学探前沿 医学科技拓视野
7月10日,实践队走进江阴市医药企业,感受医学科技脉动。
在天江药业,队员们见证了传统中医药的“守正创新”:从道地药材甄选到中药配方颗粒的即冲即饮转化,每一步工艺都凝聚着对药效的坚守。“原来老祖宗的药方,能通过现代技术变得这么方便!”队员们沉浸式感受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。

在普莱医药的实验室里,以陈育新博士为核心、诺贝尔奖获得者米歇尔博士为顾问的研发团队,向队员们展示了国际领先的抗菌肽研发平台,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科研攻坚的艰辛与价值。而风和医疗的微创器械车间里,腔镜吻合器等精密设备如同“外科助手”,国产替代突破背后,是民族企业的责任担当。
当天下午,佰澳达生物的益生菌研究拉近了科技与生活的距离,从活性菌株选育到酸奶发酵剂研发的全链条展示,让队员们看到“实验室成果如何变成餐桌上的健康守护”。
一日研学,队员们触摸到医药产业的多元脉动——从中医药传承到创新药探索,从微创器械到日常健康产品,为未来专业发展埋下了“科技赋能医学”的种子。
医院实践练本领 服务一线悟担当
7月12日,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城中院区影像中心,CT、MRI等设备的操作流程与临床应用讲解,让实践队队员们将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无缝衔接。影像科李主任分享的基层诊断经验,更让大家对“精准影像”的重要性有了新认知。

“阿姨,自助机这样操作,挂号缴费不用排队。”在门诊大厅,队员们化身志愿者,为患者导诊、协助老年群体使用自助设备,用耐心化解就医难题。做CT检查的张阿姨点赞道:“学生们讲得清楚,我现在一点不紧张了!”
座谈交流中,队长王同学坦言:“这次实践让我们看到基层医疗的真实场景,更懂了‘医者仁心’不是口号,而是点滴服务中的责任。”
学医之路不仅是知识的积累,更是用专业温暖生命、用初心守护健康的征途。从社区广场到企业车间,从航天巨轮到医院诊室,福建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实践队以青春之力践行医者初心,正为“健康中国”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。(通讯员 黄晨曦)